您的位置:首页 >首页栏目 > 定制 >

观热点:以用促保 创新古城保护利用“苏州实践”

“使用是最好的保护”。保护区、姑苏区携手苏州名城保护集团,科学统筹古城保护、城市更新、民生服务,凝聚保护传承的多元合力——


(相关资料图)

以用促保 创新古城保护利用“苏州实践”

□苏报记者胡毓菁

整理古建老宅名录、梳理相关文字资料、商讨线上呈现形式……近期,“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平台”将上线发布。连日来,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、苏州名城保护集团、姑苏区古保委、姑苏区区属国企等多家单位,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该平台上线前的各项筹备对接工作。据悉,该平台率先将古城内国企持有且可活化利用的古建老宅在线发布,以公开招租、公开转让、合作开发等形式进行开发利用,让社会各界参与到古建老宅的保护和利用中。“使用是最好的保护,通过伙伴计划平台,以用促保,是进一步推动古城保护和发展的创新思路。”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孙黎峰这样说。

古城是苏州最为独特、不可替代的资源,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。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,去年以来,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、姑苏区积极携手苏州名城保护集团,聚焦19.2平方公里历史城区和周边“四角山水”,科学统筹古城保护、城市更新、民生改善,不断创新古城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,凝聚保护传承的多元合力,持续探索创新古城保护利用的“苏州实践”,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。

凝聚古城保护多元合力

让沉睡遗产“活起来”

姑苏古城,苏州之核,大街小巷里遍布着众多的古建老宅,珍藏着历史、传承着记忆。去年以来,保护区、姑苏区和苏州名城保护集团不断加大对古城古建老宅、文控保单位的保护传承,聚焦古建老宅活化利用,让沉睡遗产变鲜活资产。

中张家巷29号、大石头巷秦宅、富郎中巷吴宅、庙堂巷14号、邾长巷7号……目前,姑苏区已先后完成多处宅院的修缮及招商工作,一批古建老宅被盘活。其中,中张家巷29号成为姑苏区首个税收破亿的老宅,为古建老宅活化利用树立了标杆和样板。近日,钱伯煊故居、愉庐修缮工程也基本完成。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,这两处宅院预计将在6年内为姑苏区带来超3亿元的税收。目前,建新巷30号、方嘉谟故居等正加快修缮步伐,并同步进行招商。此外,由保护区、姑苏区和苏州名城保护集团联手,正在紧锣密鼓筹划推出的“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”和“平江九巷”项目,更是在古城保护方面进行的全新探索与实践。

“大儒巷38号”是姑苏区今年精心打造的文旅新地标,也是对元代古建古昭庆寺活化利用的新范例。依托平江历史街区景区的地域优势,姑苏区通过增设展览、研学、文创、市集、演艺等文旅体验项目,让市民游客在此打卡的同时,增强对姑苏历史人文的感知,让文物建筑“活”起来。“街头艺人驻唱、网红饮品售卖、非遗展览课堂……老宅打造成公共文化新空间,让古老历史与时尚潮玩碰撞出新的火花。”姑苏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施政说。

古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,姑苏区按照“政府引导、社会参与”的思路,充分发挥苏州名城保护集团主体作用,同时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,积极探索保护更新的新路径。今年1月,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城市保护更新项目集中启动。总投资近120亿元的27个项目在新年伊始就吹响了古城保护更新的“集结号”。截至目前,梵门桥弄吴宅、畅园文物本体部分修缮、唐寅祠等古建老宅修缮活化项目进展顺利。其中,位于道前街170号的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保护修缮项目,建设内容主要为旧址文物本体保护修缮、基础设施配套提升、环境整治及景观绿化提升等。文物本体计划依托现有官衙建筑及空间肌理,以昆曲评弹古琴文化等演艺形态进行串联,利用现代数字技术,动态植入传统和当代文化艺术精品,打造一个沉浸式体验、交流、艺术鉴赏空间。目前,文物本体修缮已完成。

创新城市更新行动路径

让城市能级“优起来”

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,不仅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吴地文化,也造就了姑苏古城独特的城市风貌与肌理。近年来,保护区、姑苏区在延续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,将传统与现代更新相结合,通过古宅活化利用、闲置老旧载体盘活、老旧小区改造等行动,不断探索创新古城有机更新的多元路径,提优城市能级。
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上海游客苏伊敏选择了夜宿古城。几天时间里,她享受着苏式宅院里的精致园景,还和背街小巷的原住民一起度过茶余饭后的休闲时光。在苏伊敏看来,这样深度感受苏式生活的体验是之前没有过的。近年来,姑苏古城不断深化“城区即景区、旅游即生活”理念,通过多种途径,对历史建筑、老旧载体进行功能的植入更新。去年以来,立足姑苏古城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,依托相关酒店品牌资源优势和全球影响力,不少符合古城风貌的精品酒店项目“牵手”姑苏,共同完善古城精品酒店差异化布局。目前,姑苏·金城颐和精品酒店、苏州金普顿竹辉酒店、万科有熊苏式精品酒店、苏州雅辰悦居酒店、万豪AC酒店等先后亮相古城,高效推动古城文商旅消费的融合发展。

“原苏州医疗器械总厂变样了!”近期,路过古城区大儒巷的“老苏州”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。曾沉寂多年的老旧厂房被改造成开放式街区,“变身”为金浦·视界1956数字文化产业园,实现了从老旧工业区向综合文创集聚区的转型,与平江老街和观前核心圈东西呼应,互为融合。“在古城保护更新的进程中,各处闲置资产成为城市存量提质改造、产业升级的重要空间载体。”据姑苏区委常委、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陆文明介绍,当前,姑苏区不断加快闲置载体排摸、活化、利用,破解空间资源制约,提升综合效益产出,激发古城经济发展活力。京东电器观前城市旗舰店、苏鲲科技产业园、红蚂蚁艺术街区、美罗创意园……古城主干道人民路周边的一批低效闲置资产已实现“腾笼换凤”。

32号街坊的更新改造,是姑苏区聚焦古城保护更新关键领域,高效推进片区保护更新实施的一次具体实践。项目实施至今,32号街坊已基本完成老旧小区一期及零星楼环境改善提升、传统民居环境改善提升、街巷综合整治等项目,并完成了富郎中巷30号等3个项目土建改造施工。目前,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正在积极推进剪金桥巷古城保护利用项目,通过历史文化挖掘、建筑改造、业态策划及基础设施改善、绿化景观提升等项目,计划将剪金桥巷一带打造成滨水剪金坊,呈现“苏式生活沉浸式体验街区”。

聚焦民生改善圈层焕新

让苏式生活“精起来”

聚焦群众需求端和获得感,持续提升宜居乐居的吸引力。近年来,姑苏区准确把握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,积极打造有质感、有温度、有品位的苏式生活典范。全区不断完善“社情民意联系日”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等社会治理、服务民生的创新举措,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

最近,位于南门商圈的南门水产市场将整体迁入友新综合市场,这一消息成为古城居民关注的话题。“市场建成多年,基础设施老旧,环境较差。各类车辆乱停,时常造成市场周边交通拥堵。”住在附近的居民张小桦对该市场的外迁很是期待。据悉,南门商圈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,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,近年来,其面临竞争力弱化、消费群体变化、设施老化等诸多问题,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。

“南门水产市场的搬迁,涉及南门片区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’优化和南门商圈焕新升级。我们将从服务民生出发,优存量、抓增量,制定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业态和空间布局,加快推动商圈焕新升级。”据姑苏区沧浪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卫介绍,目前南门水产市场搬迁在即,金地广场、南门兴业坊、泰华商城三个在建改造项目也即将开业。南门商圈整体环境面貌、商业集聚度以及文商旅融合等方面将有质的提升。未来,沧浪街道还将配合苏州名城保护集团,推动市场及周边资产归集,引入新兴业态,改善商圈整体环境风貌,并充分利用传统商圈周边历史、文化资源,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片区,“让南门商圈变得更为文旅化、国际化、时尚化与高端化,成为姑苏城内的品质商圈,护城河畔的璀璨明珠。”

姑苏古城,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。姑苏区强力推进“居家+社区+机构”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打造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。近三年,姑苏区全面完成了20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布局建设,建成全市首家“养老+托育+卫生”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体——姑苏区悦龄健康综合服务中心,创新探索“养老+N”跨界服务链组合,在8个街道打造富有姑苏特色的“为老服务旗舰店”。区属国资发展集团下属姑苏健康养老产业发展(苏州)有限公司,积极打造“名城悦邻”养老服务品牌,开拓区内养老服务站点,完成姑苏区全区域服务网络建设,实现全龄段养老服务闭环。目前,该公司旗下共运营28家养老服务机构,可提供床位近900张,每月为辖区内老人供餐52000余份。

标签:

热门资讯

图片新闻

精彩新闻